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企业简介
文化与价值观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科技创新
教育科技
投资者关系
公司治理
新闻及活动
股票信息
财务信息
战略投资
投资策略
投资方向
投资优势
投资品牌
ESG
ESG战略
ESG管理
定期报告
诚聘英才
社会招聘
校园招聘
GlobalTalent
法律声明
职业准则
廉政合规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好未来白云峰:学习力、思考力是未来学习的核心价值

2017-11-28

11月28日上午,首届GES未来教育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携手北京师范大学、腾讯、GSV(全球硅谷投资公司)、好未来联合主办,共邀请了全球范围内300多位教育行业重量级嘉宾参与。

(GES2017未来教育大会会议现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发表了开场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好未来总裁白云峰等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

作为国内领先教育企业的代表,好未来教育总裁白云峰在大会上发表《连接世界连接未来》主题演讲。

演讲中,白老师回顾好未来的发展历程,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于孩子成长发展所需能力的思考。

同时,他也认为,互联网、大数据及AI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实现教育普惠、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更将助力中国教育的变革,让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连接未来。

( 好未来教育总裁白云峰在GES未来教育大会上发表精彩演讲)

以下为好未来总裁白云峰的精彩演讲实录:

非常荣幸好未来能够受邀参与这样一场全球瞩目的未来教育大会。我们是一个很年轻的团队,自成立以来一直在进行中国基础教育底层的思考和实践,在过程当中发现了很多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同时也探索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变革的更多可能性。

这一次,我们是以一种学习的心态参加未来教育的研讨,如果今天我们对于教育的思考,会影响30年之后中国教育的未来;如果我们思考的深度和宽度,会影响到未来中国的中小学生,那么我们觉得这一切都是神圣而有意义的。

AI科技 实现教育的另一种路径

首先向国内外的嘉宾友人介绍一下好未来。好未来的前身叫“学而思”,学而思诞生于2003年,那一年我们正和我们的国家共同经历着一场考验——非典。

那段时间,中小学生不能去学校上课,只能在家里学习。于是有一群北京的中小学生们思考了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家也像在学校一样学习?由此,他们想到用上网的方式,通过登录互联网,开始了自学的过程。

与此同时,在北大和清华高校里有一群大学生,他们在寝室里也不能外出。于是他们在网上建立了网站,建立了基础教育的论坛,利用自己的闲余时间,给这些在家上网学习的中小学生们进行答疑。

结果,当非典过去之后,这群学生就成为了2003年学而思走到线下的第一批学生。

我在想,人类社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类社会在面临困难和阻碍时从来没有停止思考,没有止步不前,我们一直在尝试以新的方法和生产工具来解决新问题。

7年之后,那群当初想到在家上网学习的学生最终考取了北大、北师大、港大,还有一些学生去了国外深造学习。14年前的思考,决定了他们学习的未来。

对于好未来而言,我们的前身叫学而思,因为我们一直在坚持学习和思考。事实上,2003年也是在线教育的萌芽和初期,好未来就是在那时埋下了互联网教学基因的种子。

同样在7年之后,2010年,好未来正式成立学而思网校;又过了7年之后,2017年,学而思网校的学生已经遍布30多个地区。

从2003年到2017年,我讲述了学而思诞生的故事,也是好未来成长的故事。14年的时间,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壮大,伴随着客户和家长的需求,学而思从一颗小的种子,成长为今天这样一颗大树。

大家可以发现,从学而思到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索科技在实现教育方式变革的可能性。

今天的好未来,从K12领域扩展到0-24岁的领域,从学科类的学习扩展到数字类的学习,从教学内容的供应者扩展成为教学系统和解决方案的供应者,从教育本身扩展到教育公益事业,一直走到今天这样一家综合性的教育科技集团。

过去10年对于科学技术的思考,铸就了今天这样一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教育企业好未来。所以我们坚信,我们今天对于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思考,在未来10年乃至30年之后,会铸就一个能够为中国教育发展作出更多贡献的教育、科技企业——好未来。

(GES2017会议现场好未来展位)

(好未来白云峰在未来教育大会上发表《连接世界连接未来》主题演讲)

从教育一致性到教育多元化 学生应具备“三力”

好未来发展至今已经有三万多名员工,这三万多员工之中很大一部分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为人父、为人母。我也不例外,除了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之外,我也是一位普通的父亲。

因此,我和我们的员工一直在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与美好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出孩子怎样的能力,才能让孩子更能迎接未来世界变化和挑战?

带着这些思考,我们和员工之间、我们与同行业之间甚至行业之外的一些优秀伙伴,都在不断进行交流与探索。

一年多之前,我跟我的儿子进行过一次有趣的对话。

当时,学校老师布置了一个题目,叫做“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问他,你打算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他说:“爸爸,我想成为一个Baseball Player(棒球运动员)。”我一听很惊讶,因为大家都知道棒球在中国远没有乒乓球那么普及和热门,是很小众的一项运动。

于是我问他,你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和爱好?他回答我说,除了棒球之外,我想成为考古学家。

我相信中国千万的家长跟我那个时候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习惯性地会去担心,自己的孩子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之下,是否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是否能够获得更好的资源和发展机会?

考古学是神圣并且非常有价值的,但在中国,考古学还是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因此更多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学数学、计算机、金融等,从而在日后进入更具发展前景的职业。

所以我依然不死心,我问了他第三个问题,除了考古和棒球,你还有没有其他的爱好?他看着我就不说话了。

这时我反问了他一个问题,我说,老师怎么样?他的回答是,我为什么要成为你。

我从这件事情得到了反思,作为中国的普通家长,我们关心孩子的未来,我们担心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工作机会,在未来工作过程中可能受到伤害,这些担心都是正常的。

但我们有时可能会忘了,孩子想成为怎样的自己。

半年多之后,我又看到了一篇TED演讲,这个演讲的标题是:长大以后,我希望成为一个健康和快乐的人。这个演讲带给我非常大的震撼。

看完这个演讲之后,当我再次思考孩子的发展、中国教育的发展,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不去跟我的孩子聊聊,你为什么想成为棒球运动员,你从棒球运动中学到了什么。

后来我在跟他妈妈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他喜欢棒球只是源于他的启蒙老师对他的鼓励和引导,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一个启蒙老师对于孩子心灵成长会产生如此重大的作用力,原来“老师”这个称谓在孩子心中是这么神圣。即使我作为一个父亲的身份,也远远没有一个老师的身份对孩子的影响力大。

我想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是,当我看到儿子在教练的鼓励下,在从事棒球这个运动的时候,从来不喊苦、不喊累,能够面对失败并充满了团队精神,我在想,其实在运动的过程当中,孩子就慢慢地感受到了团队精神、为一件事情全力以赴的精神、勇于面对失败的精神等很多宝贵的品质。

那么,当我们再回过头来思考今天中国的教育,思考孩子们未来的成长方式,是不是应该除了关注基础教育的一致性外,关注未来教育的多元化,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而经过我们和教育专家学者的沟通探索,我们发现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力”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有价值,我把它称之为“学习力”、“思考力”和“知识力”。

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在“知识力”上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英国和美国也曾号召向中国学习基础教育。

举个例子,在2009和2010年PISA综合能力测试中,中国孩子都拿到了第一名。在2015年年底的PISA的测试中,中国孩子在数学、科学、阅读三个领域中名列前茅。

还有另外一个案例,美国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大样本测试,他问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小学生,1/3-1/4=?美国学生只有27%做对了这道题,而日本有65%,韩国有87%,中国有93.6%。这说明,在改革开放的30年过程中,中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是,我们依然会从中发现中国基础教育的问题。在整个2005年PISA测试中,中国孩子数学排在全球第6位,科学排在全球的第10位,而阅读只排在全球第27位。

这反映出中国孩子在知识力以外,可能还欠缺学习力、思考力等重要的素养和能力。

在未来的30年时间里,人工智能会对教育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变化,它会影响到知识力的问题。

在所有背诵、计算和考试类相关的领域,人脑可能比不上电脑。“吟唱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读”,而现在的语文课堂里,很多孩子会说,老师你应该了解这个诗背后的含义,因为孩子可以查百度文库,认为百度文库是一个更加聪明的老师。

在计算过程中,人脑很多时候其实都不如电脑,甚至在高考过程中都很难超过高考机器人。去年,机器人在高考中考了134分,而优秀学生的联队考了135分,仅仅高出1分。更不用说最近的AlphaGo。

所以,我们要思考在未来10年-30年的中国教育中,我们到底应该构建学生的哪些能力,来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挑战?

我认为,知识力看起来非常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和科技所替代,而学习力和思维力才可能是未来学习的核心价值。

学习力是指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和探究能力,

思维力是指抽象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思辩性思维,

这些能力、思维可能是未来指导中国基础教育、学生培养模型的方向。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思考力和学习力将构建未来学习的主要环节,好未来也提出了“受益一生的能力”作为未来10年-30年培养学生前进的方向。

而人工智能和科技到底将会为教育带来怎样的变化?在未来的教育中人还可以参与哪些环节?

在牛津大学基于365个行业的分析和调研中,我们发现教育是最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

在好未来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

在课堂环境中,可以用ITS(智能教学系统)和IPS(智能练习系统)实现个性化学习。

学而思的魔镜系统(表情识别技术)能够关注课堂当中每个学生的即时反应和获取知识的角度。

行业中的语音识别系统也代替了原有的传统听力方式。

我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会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能力培养,而非知识的传授。我同样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课堂能够更精细、更精准的了解学生,从而实现5000年前孔子说到的因材施教。

全球化时代  “教育+科技”连接世界未来

今天,中国的产业正逐渐全球化发展,这必然带来人才的全球化发展,而人才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带来教育的全球化发展。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化的“中国智慧”将引导国际社会达到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境界。

好未来在整个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在秉承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希望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这也是我们与MIT实验室进行科学编程的合作、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还未优秀企业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和连接的初衷。

好未来希望为中国的中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产品。我们知道,人类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重要的革命,农业革命造成了农业文明,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文明,能源革命造成了信息文明。而每一次社会生产力在推动的过程当中,都伴随着教育模式的变革。

在5000年之前的农业文明时代,教育关系是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制;工业文明时代实现了教学标准化,以解决人类学习和成长的问题;如今我们已经来到了信息文明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又该以何种教育方式,来引领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的未来?

过去20年,我们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实力。如今,我们更希望做到“中国创造”,我们今天思考教育的学习方式,将会决定中国教育未来30年的走向,我们希望在“Made in China”的基础上,还能实现“Education in China”。未来,对于我们的教育将走向何方,我有两个思考:

一. 教育的变革一定要走在产业变革前面。

教育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行业,我们今天播下的种子,不会在今天发芽、长大,而是会在20年、30年之后收获中国教育的未来。

二. 技术进步是解决教育普惠问题的有效方式。

我从未看到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当中,带来了很多的人类退步,事实上有人会说,它会带来一些失业,比如说工业文明的时候,铁路的修建码头工人失业了。但不会说因为电商的出现,实体经济受到了影响。

但是事实上,技术进步的本质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用更好的方式去普及中国教育的广度、深度。所以我认为教育的进步,才是真正解决中国教育资源不均衡化、实现教育普惠化最好的方式。

狄更斯曾经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

我更加愿意相信,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希望在政府的领导下,在学校、社会办学力量和教育科技机构的共同参与下,我们一起携手迎接更好的未来。